【汽车与机电工程系】机械制图-教案

 
本单元课题 绪论 第一章 第一节 制图的基本规定 课  次 本单元共1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2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2.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3.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规格与写法;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与练习,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3.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技能目标 1.建立“标准”的概念,并熟悉技术制图中的常用国标,在绘制机械图样时能自觉遵守国家标准
2.能正确地书写文字和数字,具有正确认知和选用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的能力,能识别图形中的图线。
态度目标 培训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4.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本专业了解几乎空白 
2.看图方向的确定。
3.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严守标准的自觉性。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写明本堂课授课后的教学效果、教学体会、应肯定优点、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思路等)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2、出勤情况检查
3、自我介绍
4、课程安排
本学期上课周数 12 周,每周 4  学时,共 48 学时
5、课堂要求
(1)上课纪律(不玩手机、不交头接耳、不看课外书、不随意走动)
(2)作业认真完成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从家俱、建筑物、机械等的制造实践举例,从说明书、相应的图纸引出要学会阅读和绘制图样(工程界的共同语言),讲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从制图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开始这门课程的讲授。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绪论部分
(一)本学科的研究对象        
工程图样是指能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结构、大小、规格和材料等内容,并且表明了制造和检验所必需的技术条件的图。图样是工程技术界中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一项重要工具,设计部门用它来表达设计意图,制造部门就根据它来加工生产。因此,把“图样”比喻为工程界的“工程语言”。         
(二)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培养学生具有绘图、看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其主要任务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空间形体的图示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主要是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5)培养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三)本课程的特点
1、理论性
2、实践性
3、应用性
(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随时进行“物体”与“图形”的相互转化训练,以利于提高图示物体的能力。
(2)在实践中掌握绘图与读图方法,以及熟悉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
(3)由于本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必须学与练相结合,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相应部分的习题作业,才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4)课前预习本课程,提高听课效率。在听课时应积极主动地思考,听课后应及时进行练习,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巩固所学内容。
(5)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要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第二部分 第一章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
GB/T14689-1993的含义:   
GB:表示国标 ;
T14689: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14689;
1993:表示1993年发布使用的。
(一) 图纸幅面和格式
1、图纸幅面
幅面代号 A0 A1 A2 A3 A4
2、 图框格式
图框——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 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3.标题栏
通常标题栏位于图框的右下角,看图的方向应与标题栏的方向一致。(GB/T10609.1-1989)《技术制图 标题栏》规定了两种标题栏格式,图1-2是第一种标题栏的格式及分栏,这种格式与ISO7200-1984相一致。
(二)比例( GB/T 14690-1993 )
比例: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图样比例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三种。
(三)字体( GB/T 14691-1993 )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 h 分为 8 种:20、14、10、7、5、3.5、2.5、1.8 mm。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四)图线( 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 )
1.图线的线型及应用
2.图线画法
(1)细虚线、细点画线、细双点画线与其他图线相交时尽量交于画或长画处。
(2)细虚线直接在粗实线延长线上相接时,细虚线应留出空隙;细虚线与粗实线垂直相接时则不留空隙;细虚线圆弧与粗实线相切时,细虚线圆弧应留出空隙。
机械工程图样上采用两类线宽,称为粗线和细线,其宽度比例关系为 2:l 。
图线的画法间隙:除非另有规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 0.7mm;
相交:
(1)基本线型应恰当交于画线处,而不是点或间隔;
(2)虚线直接在实线延长线上相接时,虚线应留出间隙;
(3)虚线圆弧与实线相切时,虚线圆弧应留出间隙;
(4)画圆的中心线时,圆心应是画的交点,点画线两端应超出轮廓 2~5mm ;当圆心较小时,允许用细实线代替点划线。
、课堂小结
     着重强调机械图样的应用和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比例的意义及图线的应用。 侧重于图纸幅面、格式的识记和比例的合理选用; 根据课堂检测情况,对学习成效进行讲评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几种?A4纸尺寸是多少?如何确定看图方向? 
(2)1:2是放大比例还是缩小比例? 
(3)习题册第一页习题 
六、拓展任务
收集生活中的见到的图纸
本单元课题  第一章  几何作图 课  次 本单元共1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2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用三角板、圆规等分线段、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等基本作图方法;
2. 了解椭圆的画法,会用四心圆法(近似画法)画椭圆;
3. 掌握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4. 能正确、熟练地画和标注斜度、锥度。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 三角板、圆规等分线段、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等基本作图方法;
2. 椭圆的画法,会用四心圆法(近似画法)画椭圆;
3. 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技能目标 2. 掌握基本作图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态度目标 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培养良好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等分圆周和作多边形、斜度、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及标注。  教学难点 斜度和锥度概念的区别及作图步骤的差异及它们的标注。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用圆规和三角板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椭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穿插练习并让学生板演,随时讲评,纠错改进。  教师讲授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边讲授边演示; 用比较法讲清斜度和锥度的区别,画法上斜度的单向分布和锥度的双向对称以及标注上符号的差异,这是正确作图的基础;学习预习基础上,要精讲,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归纳解决。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写明本堂课授课后的教学效果、教学体会、应肯定优点、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思路等)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简述字体书写、图线画法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2、比例的概念,同一机件分别采用2:1、1:5两种比例标注,标注尺寸是否不同;
(二)导入新课
1、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达成共识。
2、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所见椭圆、锥度、斜度的一些应用实例,增加感性认识。在机械零件上斜面和锥面应用更为广泛,在图纸上要用斜度和锥度表示。本次课主要介绍椭圆的画法、斜度和锥度的画法及标注。
三、教学内容:
(一)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教师讲解并演示常用绘图工具,除实物演示,还应充分运用网络课程演示。穿插学生练习:在小图板上,用丁字尺、一副三角板,画水平线的平行线、垂直线的平行线、与水平线成15°倍数角的各种倾斜线。
1、图板
(1)作用:用来铺放和固定图纸。
(2)结构:一般由胶合板制成,四周镶有硬木边。
(3)使用:图板的工作表面必须平坦、光洁,左右导边必须光滑、平直。
2、丁字尺
(1)作用:主要用来绘制水平线。
(2)结构:用木材或有机玻璃等制成,由尺头和尺身两部分垂直相交构成丁字形。
(3)使用
3、三角板
作用:与丁字尺配合画出一系列不同位置的铅垂线,还可画出与水平线成300、450、600、以及150倍数角的各种倾斜线。
4、圆规和分规
    圆规:主要用来绘制圆和圆弧;
    分规:主要用来量取线段和等分线段。
5、曲线板
作用:绘制非圆曲线
 (二)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
1.教师讲解并演示用等分圆周并作正多边形。
 
学生穿插进行圆等分练习。
2.正多边形作图法
 
(三)椭圆的画法
常用椭圆画法有同心圆法和四心圆弧法。
椭圆的四心圆弧法(近似画法)中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应已知。
椭圆的具体画图步骤如下:
 
(四)斜度、锥度
教师讲解并演示斜度、锥度的定义、画法及标注。
1.斜度的概念:指一直线(平面)相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其大小用该两直线(或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来表示。斜度K=tanα=H/L=(H-h)/l
标注时斜度用符号“∠”和1 ∶ n表示,符号的方向与斜度一致。
斜度的画法以画斜度1 ∶ 6为例
 
 
2.锥度
锥度:是指圆锥体底圆直径与锥高之比。如果是圆锥台,则为上、下底圆直径差与圆锥台高度之比
锥度C=2tanα=D/L=(D-d)/l
标注时锥度用符号“     ”和1 ∶ n表示,符号的方向与圆锥方向一致,并配置在基准线上锥度的画法以画锥度1 ∶ 3的圆锥台为例,具体画图步骤如下:

 
 
四、课堂小结
     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是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证。总结正多边形、椭圆、斜度、锥度的画法
五、布置作业
   习题册第二页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第一章  圆弧连接 课  次 本单元共1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2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桌角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明确连接的目的,掌握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掌握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作图方法;  3.学生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连接关系,并正确作图。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技能目标 学生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连接关系,并正确作图 态度目标 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培养良好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圆弧连接的实质,相切的必充条件和作图要点。   教学难点 连接点的确定和“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通过对以前学习过的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相切必充条件的温习回顾,让学生从原理到直观作图步骤进行有效学习。结合课件的演示,教师讲授圆弧连接的概念、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交叉演示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强调作图步骤的正确性,指导学生掌握“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同时,指导学生对轮廓线和作图辅助线的轻重及界限的处理,以保持图形主次分明,清晰美观。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写明本堂课授课后的教学效果、教学体会、应肯定优点、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思路等)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什么斜度和锥度?
2、椭圆的画法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么在实际的绘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以桌面等多种家具的边角是圆角为例导入本次课——圆弧联接。 
三、教学内容:
(一)圆弧连接的概念
用一段圆弧光滑的连接相邻两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称为圆弧连接。
(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1、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
 
2、圆弧内连接已知直线和圆弧
 
3、圆弧外连接两已知圆弧
 
4、圆弧内连接两已知圆弧
 
5、圆弧分别内外连接两已知圆弧
 
四、课堂小结
 1、总结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
(1)求连接圆弧的圆心
(2)找出连接点即切点位置
(3)在两连接点之间画出连接圆弧
2、总结圆弧连接的规律
五、布置作业
1、习题册相关习题
2、课后思考题1、2题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第一章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4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尺寸要素及标注方法;
2.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掌握圆(圆弧)、球、角度及小尺寸、对称图形等常见的尺寸注法;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和尺寸要素
2.常用尺寸标注方法
技能目标 1.熟知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并避免出现相应错误。 
2.通过参照,能对简单图形进行正确标注。 
态度目标 1.明确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产有强烈的责任感 
2.在正确、清晰的前提下,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尺寸作用及重要性;
2.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 线性尺寸数字方向的确定和书写要求。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师讲授要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借助网络课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落后学生。 教师讲授尺寸标注基本规则,演示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应侧重尺寸数字的方向是书写要求(不能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对尺寸线绘制中的易出错处进行正误对比讲授与演示,讲清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替代。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写明本堂课授课后的教学效果、教学体会、应肯定优点、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思路等)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什么是机械图样?
2、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
(二)导入新课(设疑导入)
问:图样中物体的形状由图形来表示,那么物体的大小在图样上如何表现呢?……大家想一下平时我们说大小时是用什么来衡量的……
结论:图样中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结构形状,机件的大小是由尺寸来决定的,所以必须在图样中标注尺寸,但是尺寸在图样上如何标注呢?国标对之有什么样的规定呢?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这一节课,我要和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第一次课讲授内容
一、基本规则(出示工程图纸)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如果使用其它单位,则需要说明相应的计量单位;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所示机件的最终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结构最清晰的图上。
 
二、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限
1、尺寸数字
(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2)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按图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的形式标注。
 
2、尺寸线
(1)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用以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尺寸线的终端结构有两种形式——箭头和斜线两种;
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时,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
3、尺寸界线
(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2)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略超过尺寸线(通常以3~~4mm为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相垂直,但两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平行。
(课堂小结)
1、图样上的尺寸数字表示机件的真实大小;
2、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单位;
3、尺寸标注的三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4、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穿过;
第二次课内容
三)常见的尺寸注法:(重点)
1、圆的尺寸注法
 
 
 
 
 
 
 
 
2、圆弧的尺寸注法
(1)圆弧的半径
(2)圆弧的长度
 
 
 
3、球的尺寸注法
 
 
4、角度的尺寸注法
 
 
 
5、小尺寸的标注
 
 
6、对称图形尺寸注法
图形只画一半或略大于一半时,尺寸线应略超过对称线或断裂处的边界线,仅画一个箭头。
7、光滑过渡处的尺寸注法
 
注意尺寸界线的画法
8、正方形结构的尺寸注法

标注断面为正方形结构尺寸是,可在正方形尺寸数字前加符号“□”
8、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在进行尺寸标注时,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2)标注参考尺寸时,应将尺寸数字加上圆括弧。
(3)标注板状零件的厚度时,可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t”。
(四)、简化的尺寸注法
常见尺寸标注的简化形式见教材表1-4
四、课堂小结
 1. 尺寸的作用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 线性尺寸数字的标注要求和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3. 归纳学习方法,讲评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讲评中发不不足,以利改进。
五、布置作业
1、做习题册相关习题
2、思考题:P214课后1、2、3题
3、找出下列标注中的错误
 
 
 
 
五、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第一章  平面图形的画法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4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
2.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3. 熟悉画草图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绘图步骤;        技能目标 能正确的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线段分析,并能正确绘制; 态度目标 培养学以致用,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 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目的。
2. 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认真细致的作风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师讲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清尺寸的分类和作用,尺寸基准的概念、作用和选取。重点让学生明确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的目的和作用,三种线段和尺寸的关系,作图时怎样利用这些分析结果,找出最佳作图步骤,提高绘图效率的质量。教师讲授、示范画图步骤,学生按教师示范练习并归纳作图步骤。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写明本堂课授课后的教学效果、教学体会、应肯定优点、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思路等)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简述两圆弧内连接的作图步骤;
2. 两圆弧内连接和外连接的作图步骤有什么不同?
3. 预习检测:什么是尺寸基准?定位尺寸的作用是什么?已知线段指什么样线段?
(二)导入新课
以手柄为例分析平面图形中的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和相对位置是由所标注的尺寸确定的。
 
三、教学内容:
(一)平面图形的画法
1、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所标注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
定形尺寸:用以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用以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的尺寸。
尺寸基准:标注定位尺寸起始位置的点或线。对平面图形来说,每个组成部分一般需要标注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每个方向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一般对称中心线、较大圆中心线、较长的直线等作为基准。
2、线段分析
已知线段:根据所给出尺寸能直接画出的圆弧或线段。对于圆弧,给出半径及圆心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的均为已知圆弧,可直接画出。
中间线段:给出圆弧半径大小和圆心位置的一个方向定位尺寸的称为中间圆弧。中间线段必须在已知线段之后画出。
连接线段:仅给出半径大小的圆弧,称为连接圆弧。
(3)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3、画图步骤
(1)画出基准线;
(2)画出已知线段;
(3)画出中间线段;
(4)画出连接线段
 
 4、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标注平面图形的要求是:正确、完整、清晰。
(二)徒手画图
1、直线的画法
 
2、常用角度的画法

 
 
 
 
3、圆的画法
 
 
四、课堂小结
 1、总结分析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
2、重点强调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
五、布置作业
1、习题集P6 吊钩图制作业
2、为什么要对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进行分析?
六、复习本章节内容
重点掌握:
★《机械制图》国标对图线及尺寸标注的要求和规则
★简单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圆弧连接的画法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七、讲解本章习题
八、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三视图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4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
3.掌握三视图的关系与投影规律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正投影法的绘图方法        技能目标 能独立分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1.三面投影体系
2.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师讲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清尺寸的分类和作用,尺寸基准的概念、作用和选取。重点让学生明确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的目的和作用,三种线段和尺寸的关系,作图时怎样利用这些分析结果,找出最佳作图步骤,提高绘图效率的质量。教师讲授、示范画图步骤,学生按教师示范练习并归纳作图步骤。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写明本堂课授课后的教学效果、教学体会、应肯定优点、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思路等)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简述平面图形各种线段尺寸特点及绘图步骤。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当日光或灯光照射物体时,在地面或墙上就会出现物体的影子,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投影现象。读诗并思考诗人是怎样观察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任务分析1〗
想一下平时所常见的投影有哪些?
1.太阳光照射所出现在影子。
2.投影仪的光所投射出的
〖任务分析2〗
让学生看书回答?
1.为什么要建立三面投影体系?
2.三面投影体系有哪三个面?
3.明确什么叫视图和为什么要用三视图。
三、教学内容:
任务1   判定简单体的正投影特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影子的存在,比如说:物体的影子,我们的身影。在制图上我们也用影子(制图上称为投影)来表达一个形体,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影子的形成须具备哪些条件?影子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可以采用投影箱来演示)
讲授要点
(一)投影的概念
1.投影:光线通过物体产生影子的现象。(举例)
2.投影法:就是一组射线通过物体蛇向指定平面上而得到图形的方法。
(二)投影法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方法。
特点:投影比实物大,立体感强。(教师板书)
适用:外观图、美术图、照相等。
2.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
(1)斜投影法:在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时的投影。
(2)正投影法:在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的投影。(着重举例说明)
特点:①当空间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面上得到的右影反映直线的实长或平面的实形,具有真实性。
②当空间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在投影面上得到的投影是:直线积聚为一点,平面积聚为一直线,即具有积聚性。
③作图方便、度量性好。
适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图中。
(三)任务小结
本任务主要讲解了“正投影法”。正投影法的两个特点:①反映实形:当物体的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得实形;②积聚性:当物体的平面或曲面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为直线或曲线。
概况地说,它的特点是图线简单,画图方便,图形真实,机械制图上就充分反映了这两个特点。
(布置作业)
根据立体图,指出其相应的三视图。
 
 
 
任务2   绘制简单体的三视图
     在正投影中只用一个投影往往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确切表达物体总体形状,需要在另外的方向再进行投影表示出来,简单形体的形状,一般用三个视图来表示(教师可用模型演示来讲解)
讲授要点
(一)建立三面投影体系
1、设置投影面
为了表达物体的总体形状,通常采用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面,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教师也可用模型演示讲解)
教师讲述:正投影面,用V表示;水平投影面,用H表示;侧投影面,用W表示。三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OZ称为投影轴(简称X、Y、Z轴)。三根投影轴互相垂直相交于一点O,称为原点。
2.分面进行投影
教师讲述:就是把物体放在所建立的三投影面体系,使物体的主要面与V面保持平行位置。用正投影法分面进行投射,分别得到物体的三个投影,称为物体的三面视图或三视图(教师可用模型演示讲解)
3.投影面展开摊平
教师讲述:为了把三视图画在同一张图纸上,就必须把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摊平成一个平面。展开时,正投影面V的位置不变,使水平投影面H绕X轴向下旋转90度,侧投影面W饶Z轴向右旋转90度,与正面V成一个平面,展开后的三个投影面就在同一图纸平面上了。(教师可用模型演示这一过程)投影面展开后Y轴被分为两处,分别用YH(在H面上)和Yw(在W面上)表示。
在实际画图时,通常不画投影面的边线和投影轴,各投影面和视图的名称也不需要标注,可由其位置关系来识别。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通过分析三视图间的对应关系,来找出投影规律
1.三个视图的形成(教师主要讲解三个视图的形成和名称)。
2.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主;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坐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画三视图时必须以主视图为主按上述关系排列三个视图的位置,叫做按投影关系配置视图。这个位置关系是不能变动的,并且视图之间要互相对正,不能错开,更不能倒置。
3.物体形状在三视图上的对应关系(用模型和三视图对应起来讲)
主视图   反映物体前、后和该方向的内部形状;
俯视图   反映物体上、下和该方向的内部形状;
左视图   反映物体左、右和该方向的内部形状;
在画图时,规定将可见轮廓线画成粗实线,不可见轮廓线画成虚线。
4.物体与三视图上的尺寸关系
左、右(X方向)为长;上、下(Z方向)为高;前、后(Y方向)为宽。
教师讲述:每两个视图之间有一个相同的度量关系,即主、俯视图长度相等切长对正;俯、左视图宽度相等且宽相等;主、左视图高度相等且高平齐。
5.物体的六个方位在三视图中的对应关系
教师讲述: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内的位置确定后,它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也就在三视图上明确地反映出来。
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反映在主、俯视图上,在左视图上是重叠的,左侧面的投影在左视图上是可见的;物体的上、下关系反映在主、俯视图上,俯视图是重叠的,其顶面的投影在附视图上是可见的;物体的前、后关系反映在俯、左视图上,在主视图上是重叠的,前面的投影在主视图上是可见的。
六个方位关系可概括如下:
上、下、左右围主视;俯、左视图分前、后,
远离主视必是前
靠近主视则是后。
注意点:物体的前面和后面,在俯、左视图中的位置最容易弄错。这是由于投影面在展开时旋转了900的缘故。所以在左视图中的左、右两侧面反映了物体的后面和前面,不要误认为是物体的左面和右面。
方位关系可由尺寸关系推论:长度分出左右;高度分出上下;宽度分出前后。
结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
这个规律在画图、读图、度量及尺寸标注时都要遵循和应用。
(三)任务小结
在一般情况下,一和投影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所以,用“正投影法”建立起来的物体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这是重点,也是今后画图和读图的基础,一定要熟练掌握。
(布置作业)
已知一简单体的两个视图,补画其第三个视图。
1.                                      2.
 
3.                                      4.
 
5.                                        6.
 
7.根据给出的主视图构思设计形体形状,试给出三个答案,并完成三视图。

四、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点的投影 课  次 本单元共1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2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点的投影特性
2. 掌握点的投影标记、点的三面投影。
3.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掌握点的投影特性
2.掌握点的投影标记、点的三面投影。
3.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       
技能目标 研究点的投影,掌握其投影规律。
 
态度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练习,使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
教学重点 1.点的三面投影及点的投影规律
2.点的投影与坐标
教学难点 点的三面投影及点的投影规律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师讲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清尺寸的分类和作用,尺寸基准的概念、作用和选取。重点让学生明确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的目的和作用,三种线段和尺寸的关系,作图时怎样利用这些分析结果,找出最佳作图步骤,提高绘图效率的质量。教师讲授、示范画图步骤,学生按教师示范练习并归纳作图步骤。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三面投影体系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二)导入新课
  点、线、面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几何元素。在点、线、面这几个基本几何元素中,点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元素。研究点的投影,掌握其投影规律,能为正确理解和表达物体的形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分析〗
让学生看书回答?
1.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
2.点在三个面中分别用什么样的字母表示,有什么区别,怎么去记住?
3.明确什么叫视图和为什么要用三视图。
三、教学内容:
(一)点的投影特性与投影标记:
1.特性:点的投影永远是点。
2.点的投影标记。
如下图将空间A点置于三投影面体系中,自A点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垂线,交得三个垂足a、a′、a″即为A点的H面投影、V面投影和W面投影。
 
 
 
 
(二)点的三面投影
要唯一确定几何元素的空间位置及形状和大小,乃至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必须采用多面正投影的方法。通常选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三个投影面分别称为正立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立投影面W。
图: 三投影面体系
    三个投影面两两垂直相交,得三个投影轴分别为OX、OY、OZ,其交点O为原点。画投影图时需要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到同一个平面上,展开的方法是V面不动,H面和W面分别绕OX轴或OZ轴向下或向右旋转90º与V面重合。展开后,画图时去掉投影面边框。规定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水平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如a、b、c等;正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撇表示,如a′、b′、c′;侧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两撇表示,如a″、b″、c″。
如图所示,三投影面体系展开后,点的三个投影在同一平面内,得到了点的三面投影图。应注意的是:投影面展开后,同一条OY轴旋转后出现了两个位置。
 
 
 
(三)点的投影规律
由于投影面相互垂直,所以三投影线也相互垂直,8个顶点A、a、ay、a′、a″、ax、O、az构成正六面体,根据正六面体的性质可以得出三面投影图的投影特性如下:
① 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
②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反映空间点到以投影轴为界的另一投影面的距离
为了表示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即:aaX=a″aZ,点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相交于自点O所作的45°角平分线。
四、点的坐标
点的空间位置也可用其直角坐标值来确定。如果把三投影面体系看作是直角坐标系,则投影面H、V、W面和投影轴X、Y、Z轴可分别看作是坐标面和坐标轴,三轴的交点O可看作是坐标原点。点到三个投影面的距离可以用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x、y、z表示。
 
 
 
 
 
 
 
 
例1  已知点A和B的两投影(图a所示),分别求其第三投影,并求出点A的坐标。
    
(五)点的投影与坐标
空间点的任一面投影,都由该点的两个坐标值决定。即:
水平面投影a由A点的x、y两坐标确定。
正面投影a´由A点的x、z两坐标确定。
侧面投影a´´由A点的y、z两坐标确定。
四、课后小结
1、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
2、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
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4、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5、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五、布置作业
1、做习题册相关习题
2、思考题:P74课后1、2、3、4题
五、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三、四 直线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4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的投影特性
2.掌握直线的投影标记、直线的三面投影。
3.掌握投影面的平行线与垂直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掌握直线的投影特性
2.掌握直线的投影标记、直线的三面投影。
3.掌握投影面的平行线与垂直
技能目标 研究直线的投影,掌握其投影规律。  态度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练习,使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
教学重点 1.直线的三面投影及投影特性
2.投影面的平行线及投影面的垂直线
教学难点 投影面的平行线及投影面的垂直线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师讲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清尺寸的分类和作用,尺寸基准的概念、作用和选取。重点让学生明确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的目的和作用,三种线段和尺寸的关系,作图时怎样利用这些分析结果,找出最佳作图步骤,提高绘图效率的质量。教师讲授、示范画图步骤,学生按教师示范练习并归纳作图步骤。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讲评上次作业。
2、复习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
3、复习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4、复习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5、复习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二)导入新课
    直线的投影应包括无限长直线的投影和直线线段的投影,本书提到的“直线”仅指后者,即讨论直线线段的投影,研究直线的投影,掌握其投影规律,能为正确理解和表达物体的形状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看书回答?
1.直线的投影特性是什么?
2.直线在三个面中分别用什么样的字母表示,有什么区别,怎么去记住?
三、教学内容:
(一)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一般仍为直线,其投影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同面投影来确定。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投影面垂直线:一点两垂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同时与另两个投影面平行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垂直线。
    ⊥H :铅垂线
    ⊥V :正垂线
    ⊥W :侧垂线
这类直线的投影特性是: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其余的两个投影是反映实长的横线或竖线。
铅垂线:
 
正垂线
 
 
 
 
 
侧垂线:
  
 
 
 
 
对于投影面垂直线,画图时,一般先画积聚成一点的那个投影。读图时,如果直线的投影中有一个投影面中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则该直线一定是垂直于这个投影面的垂直线。
2、投影面平行线:一斜两平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另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
  ∥H :水平线
  ∥V :正平线
  ∥W :侧平线
这类直线的投影特性是: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是一条反映实长的斜线;而在其他两投影面上的投影各为一段小于实长的横线或竖线。
正平线:     
 
水平线:
 
 
 
 
 
 
侧平线:
 
    对于投影面平行线,画图时,应先画反映实长的那个投影。读图时,如果直线的投影中,有一个投影与投影轴倾斜,另两个投影与相应投影轴平行,则该直线一定是平行于投影为倾斜线的那个投影面的平行线。
3、一般位置直线:三斜线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其三面投影都与投影轴倾斜,且三个投影的长度都小于实长。
如图所示的四条棱线均为一般位置直线。
 
 
 
 
 
 
 
 
读图时,当直线各投影均与投影轴倾斜时,该直线一定为一般位置直线。
四、课后小结
1.简述直线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
2.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做习题册相关习题
五、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平面的投影 课  次 本单元共1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2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的三面投影
2.掌握平面的投影特性
3.了解平面在投影体系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征;
2.掌握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技能目标 会画和读平面的投影。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按照标准作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平面的投影特性 教学难点 投影特性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在上次课已学习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基础上,学习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不应有知识上的困难;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与能力,本次课进一步加深理解,加强练习,提高能力;
3.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学习方法的帮助,使学生不掉队,个别有掉队的,也能及时赶上。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直线的投影特性
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收缩性)
直线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
直线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
2、平面的垂直线分哪三类?
  (二)导入新课
   在上次课学习直线的投影基础上,本次课进一步学习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都是为后面学习基本几何体(平面立体)的投影打基础。平面图形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常见的有三角形、矩形、正多边形等直线轮廓的平面形。另外,还有一些由直线或曲线围成的平面形。平面投影的实质,就是求平面形轮廓上的一系列的点的投影(对于多边形而言则是其顶点),然后将各点的同面投影依次连线。
三、教学内容:
(一)平面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空间平面相对于一个投影面的位置有平行、垂直、倾斜三种,三种位置有不同的投影特性。
1、真实性:当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则平面的投影为实形。
2、积聚性:当平面与投影面垂直时,则平面的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
3、收缩性:当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则平面的投影小于平面的实形。
(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根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可分为投影面倾斜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三类。前一类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后两类平面称为特殊位置平面。
1、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V面的称为正垂面;垂直于H面的称为铅垂面;垂直于W面的称为侧垂面。平面与投影面所夹的角度称为平面对投影面的倾角。α、β、γ分别表示平面对H面、V面、W面的倾角。
举例说明:铅垂面的投影特性
强调:(1)两个投影均为类似形;
(2)一个投影积聚为直线,并反映β、γ角。
总结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两面一线。
对于投影面垂直面的辨认:如果空间平面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条与投影轴倾斜的直线,则此平面垂直于该投影面。
讲解例题,四边形ABCD垂直于V面,已知H面的投影abcd及B点的V面投影b′,且于H面的倾角α= 45°,求作该平面的V面和W面投影。

 
 
        (a)题目                            (b)解答
2、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V面的称为正平面;平行于H面的称为水平面;平行于W面的称为侧平面;
举例说明:正平面的投影特性
强调:(1)两个投影积聚为直线;(2)一个投影反映实形。
总结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两线一面。
对于投影面垂直面的辨认:如果空间平面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条与投影轴倾斜的直线,则此平面垂直于该投影面。
3、一般位置平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
例如平面△ABC与H、V、W面都处于倾斜位置,倾角分别为α、β、γ。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可归纳为:一般位 置平面的三面投影,既不反映实形,也无积聚性,而都为类似形。    对于一般位置平面的辨认:如果平面的三面投影都是类似的几何图形的投影,则可判定该平面一定是一般位置平面。
四、课后小结
1、平面的两种表示法。
2、三种位置平面(包括七种类型)的投影特性,尤其注意:有无实形判断。
五、布置作业
1.习题集相关习题。
2.思考题: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分别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有何异同,请比较。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基本体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
2.了解在平面立体表面上求点的投影的方法。
3.掌握圆柱视图画法及表面求点的方法;
4.掌握圆锥、球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
5.了解在圆锥表面上求点的投影方法。
6.掌握球的视图画法、球表面上点的投影的方法;
7.掌握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结合形体的分类。
2.掌握平面立体。
3、掌握曲面立体。
4.掌握正六棱柱的三视图画法。
技能目标 1.会画圆柱、圆锥的视图。
2.会画棱柱、棱锥的视图和在它们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3.会画球的视图,会求球表面上点的投影,会标注基本体的尺寸。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基本体三视图及其表面上求点 教学难点 基本体表面求点、基本体尺寸标注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在掌握平面投影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知识水平不应有困难。稍难的是标注基本体尺寸,要将三个方向的尺寸标注齐全,既不能少,也不能重复和多余。要通过对比分析,能使学生从已经建立的平面图形尺寸标注思维方式转变到实际立体尺寸标注思维上来,这要反复分析,先从绘图需要哪些尺寸入手,再进一步明确尺寸是表示形体大小的,一步步建立立体尺寸标注的思维方式。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简述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征;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提问:比较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判断规律。
 (二)导入新课
  机械零件都是由基本体组成的,了解并熟悉基本体的投影及其轴测图的画法,为零件图的视图表达和识读奠定基础。前面我们学习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几何体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有了前面的基础,基本体的投影学习应该比较容易。
基本几何体——表面规则而单一的几何体。按其表面性质,可以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类。
1、平面立体——立体表面全部由平面所围成的立体,如棱柱和棱锥等。(出示模型给学生看)。
2、曲面立体——立体表面全部由曲面或曲面和平面所围成的立体,如圆柱、圆锥、圆球等。(出示模型给学生看)。曲面立体也称为回转体。
三、教学内容:
(一)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1、棱柱
(1)棱柱的投影
棱柱由两个底面和棱面组成,棱面与棱面的交线称为棱线,棱线互相平行。棱线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称为正棱柱。本节仅讨论正棱柱的投影。
总结正棱柱的投影特征:当棱柱的底面平行某一个投影面时,则棱柱在该投影面上投影的外轮廓为与其底面全等的正多边形,而另外两个投影则由若干相邻的矩形线框所组成。
(2)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方法: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因为正棱柱的各个面均为特殊位置面,均具有积聚性。)
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实际就是在平面上取点。首先应确定点位于立体的哪个平面上,并分析该平面的投影特性,然后再根据点的投影规律求得。
举例:已知棱柱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m′,求作它的其他两面投影m、m″。
特别强调:点与积聚成直线的平面重影时,不加括号。
2、棱锥
(1)棱锥的投影  
以正三棱锥为例。如所示为一正三棱锥,它的表面由一个底面(正三边形)和三个侧棱面(等腰三角形)围成,设将其底面与水平投影面平行,并有一个棱面垂直于侧投影面。
正棱锥的投影特征:当棱锥的底面平行某一个投影面时,则棱锥在该投影面上投影的外轮廓为与其底面全等的正多边形,而另外两个投影则由若干个相邻的三角形线框所组成。(2)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方法:1)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
2)辅助线法。
先确定点位于棱锥的哪个平面上,再分析该平面的投影特性。若该平面为特殊位置平面,可用投影的积聚性直接求得点的投影;若该平面为一般位置平面,可通过辅助线法求得。
举例:已知正三棱锥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m′ 和点N的水平面投影n,求作M、N两点的其余投影。
二)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曲面立体的曲面是由一条母线(直线或曲线)绕定轴回转而形成的。在投影图上表示曲面立体就是把围成立体的回转面或平面与回转面表示出来。
1、圆柱
圆柱表面由圆柱面和两底面所围成。圆柱面可看作一条直母线AB围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1回转而成。圆柱面上任意一条平行于轴线的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1)圆柱的投影
画图时,一般常使它的轴线垂直于某个投影面。
举例:圆柱的轴线垂直于侧面,圆柱面上所有素线都是侧垂线,因此圆柱面的侧面投影积聚成为一个圆。圆柱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为矩形线框。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方法与步骤。
总结圆柱的投影特征:当圆柱的轴线垂直某一个投影面时,必有一个投影为圆形,另外两个投影为全等的矩形。
(2)圆柱面上点的投影  
方法: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因为圆柱的圆柱面和两底面均至少有一个投影具有积聚性。)
举例:已知圆柱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m′,求作点M的其余两个投影。
2、圆锥的投影  
(1)画圆锥面的投影时,常使它的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举例:所示圆锥的轴线是铅垂线,底面是水平面。圆锥的水平投影为一个圆,反映底面的实形,同时也表示圆锥面的投影。圆锥的正面、侧面投影均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均为圆锥底面的积聚投影。
 总结圆锥的投影特征:当圆锥的轴线垂直某一个投影面时,则圆锥在该投影面上投影为与其底面全等的圆形,另外两个投影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2)圆锥面上点的投影  
方法:1)辅助线法。  2)辅助圆法。
举例:已知圆锥表面上M的正面投影m′,求作点M的其余两个投影。因为m′ 可见,所以M必在前半个圆锥面的左边,故可判定点M的另两面投影均为可见。作图方法有两种:
作法一:辅助线法  
(a)立体图                         (b)投影图
作法二:辅助圆法。
(a)立体图                      (b)投影图
3、圆球
  圆球的表面是球面,圆球面可看作是一条圆母线绕通过其圆心的轴线回转而成。
(1)圆球的投影

 
 
 (a)立体图                    (b)投影图
(2)圆球面上点的投影  
方法:1)辅助圆法。圆球面的投影没有积聚性,求作其表面上点的投影需采用辅助圆法,即过该点在球面上作一个平行于任一投影面的辅助圆。
举例:已知球面上点M的水平投影,求作其余两个投影。

 
 
(a)                              (b)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
平面立体一般标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其中正方形的尺寸在边长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圆柱和圆锥应注出底圆直径和高度尺寸,圆锥台还应加注顶圆的直径。直径尺寸应在其数字前加注符号“φ”,一般注在非圆视图上。这种标注形式用一个视图就能确定其形状和大小,其他视图就可省略。
标注圆球的直径和半径时,应分别在“φ、R”前加注符号“S”,如Sφ20
四、课后小结
1.总结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归纳平面立体表面上求点的投影的方法、技巧。
2.总结曲面立体三视图画法,进一步总结表面素线在三视图上的对应关系。
3.简述球的视图画法,求球表面上点的投影、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五、布置作业
1.习题集相关习题。
2.画图题:画出正五棱柱的三视图。
3.思考题:试以圆锥为例,比较用辅助线法、辅助面法求表面上点的投影的异同或优劣。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截交线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截交线与相贯线画法。
2.能绘制和识读圆柱和圆锥截交线;能绘制和识读圆柱相贯线。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掌握截交线与相贯线画法。
2.能绘制和识读圆柱和圆锥截交线;能绘制和识读圆柱相贯线。
技能目标 能绘制和识读圆柱圆锥相组合的组合体的截切与相贯。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回转体截交线画法 教学难点 圆锥各种位置截交线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学生已经学过立体表面求点,对于截交线和相贯线画法应该能理解;圆锥截交线形状复杂,绘图有难度,需要多加练习截交线是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因为是平面的,所以,还比较容易理解,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立体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截交线的定义,是学生掌握截交线的画法和步骤。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基本体的分类
2.基本体的三视图画法和表面求点;
(二)导入新课
 (一)截交线的形成
1、截交线:由平面截切几何体所形成的表面交线。
 截平面:用来截切的平面。
    截交线是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的共有线,截交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的共有点。因此,只要能求出这些共有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截交线。
2、截交线的性质:
1) 共有性---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2) 封闭性---截交线是封闭的平面图形。
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几何体的表面性质及截平面相对几何体的位置。
求截交线----实质上就是求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二)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是一个封闭的平面多边形,它的顶点是平面体的棱线(或底边)与截平面的交点,它的边是平面立体表面与截平面的交线。因此,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求法有两种:
1) 求各棱线的交点,然后依次连接各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2) 求各棱面上的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例1已知一正四棱锥被正垂面P截切,试完成其三视图。
分析:截平面P与四棱锥的四棱线的交点4个—平面四边形
1) 截平面的正面投影具有积聚性,可直接求出截交线四边形各顶点的正面投影a′、b′、c′、d′,并判断可见性。
2) 由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求四边形各顶点的其余投影;
3) 依次连接各顶点的同面投影。
4) 擦去多余的线,描深全图,完成三视图。
例2一带切口的三棱锥的不完整三视图,试完成其三视图。
 
  分析:此切割体是由两平面截切产生的。截面P与三棱锥前后棱面的交线为一般位置线;截面Q为水平面,与三棱锥底面平行,故由截面Q产生的截交线平行于三棱锥底面的对应边,其水平投影为真实性,为三边形,正面、侧面投影位积聚性,为一直线段;P面为正垂面,截交线为三边形,其截交线的正面投影具有积聚性,水平和侧面投影为类似形。 P、Q面的交线为正垂线。
1)根据d′、g′求出d、d″、g、g″。
2)过d作de//ab、df//ac。
3)由e′ (f′)确定e、f,由e′、e和f′、f求出e″、f″。
4)依次连接各点的同面投影,区分可见性。
5)擦去多余的线,描深全图,完成三视图。
小结:平面立体截断体上截交线的画法
步骤:1、补画基本体完整的三视图
2、分析截交线平面多边形的边数,画出各个转折点的投影,同名投影连线
整理、描深截断体的投影
    (三)曲面立体截交线
 
 
 
 
 
 
 
 
 
 
 
2、圆锥的截交线
 
 
 
 
 
 
 
 
 
 
 
 3、圆球截交线
(1)基本性质
平面在任何位置截切圆球的截交线都是圆。当截平面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截交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圆的实形,在其他两面上的投影都积聚为直线。如图所示。
 
 
 
 
 
 
 
 
(         a)立体图                      (b)三视图
(2)讲解例题
例  完成开槽半圆球的截交线。
分析:球表面的凹槽由两个侧平面和一个水平面切割而成,两个侧平面和球的交线为两段平行于侧面的圆弧,水平面与球的交线为前后两段水平圆弧,截平面之间得交线为正垂线。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方法与步骤。
三、课后小结
1、截平面的三个位置;
2、斜切时圆柱、圆锥的截交线的形状;
四、布置作业
1.习题集相关习题。
2.画图题:画出棱锥各种位置截交线的三视图。
五、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基本体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截交线与相贯线画法。
2、能绘制和识读圆柱和圆锥截交线;能绘制和识读圆柱相贯线。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掌握截交线与相贯线画法。
2、能绘制和识读圆柱和圆锥截交线;能绘制和识读圆柱相贯线。
技能目标  能绘制和识读圆柱圆锥相组合的组合体的截切与相贯。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圆柱体相贯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圆柱与圆柱相贯线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相贯线是本章的难点之一,因为他主要学习立体和立体相交的表面交线,交线一般是空间的,学生很难想象把它转化为平面是什么图形,借助自制小模型和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相贯线的定义和形状。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提问:截交线的特点是什么?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或者用到过相贯体?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导入,一方面与教学内容相符,另一方面,这样的导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
三、教学内容:
(一)相贯线的特性     
1、相贯线是互相贯穿的两个形体表面的共有线,也是两个相交形体的表面分界线;
2、相贯线一般是闭合的空间曲线,有时则为平面曲线。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的共有点。
(二)相贯线的画法
1、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
若两相贯体中有圆柱体,且圆柱体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则在该投影面的投影积聚为圆,相贯线的该面投影与圆重合。可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求出相贯线的其他投影。
例题1:求作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
分析 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已知,可利用表面取点法求共有点。
解题步骤:
(1)求出相贯线上的特殊点A、B、 C 、 D ;
(2) 求出若干个一般点Ⅰ、Ⅱ 等;
(3)光滑且顺次地连接各点,作出相贯线,并且判别可见性;
(4)整理轮廓线。
(三)曲面立体相贯的三种基本形式:
1.两外表面相交   2.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2、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作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线的投影,通常是利用辅助平面法(也可利用积聚性法)。
例题3:求作圆柱与圆锥正交的相贯线的投影。
分析  因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线为前后、左右对称的空间曲线。圆柱轴线垂直于侧投影面,相贯线的侧面投影为圆的一部分(与圆柱面投影重合),需求出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作图
(1)求特殊点  如图b所示,根据相贯线最高点(也是最左点和最右点)和最低点(也是最前点和最后点)的侧面投影1"(5")、3"、7",可求出其正面投影1′、5′、3′(7′)及水平投影1、5、3、7。
(2)求一般点  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作一辅助水平面P,水平面P截切圆锥所得截交线的水平投影为圆,截切圆柱所得截交线的水平投影为两条平行的素线,两组截交线的交点2、4、6、8即为相贯线上的点。在根据水平投影2、4、6、8求出正面投影2′(8′)、4′(6′)。
(3)将正面投影的可见点光滑连接即为相贯线的正面投影,不可见部分与可见部分的投影重合。将水平投影各点光滑连接,即为相贯线的水平投影。
 

 
 
 
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两回转体的相贯线是空间曲线,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平面曲线。
当两个回转体具有公共轴线时,其相贯线为圆,该圆的正面投影为一直线段,水平投影为圆。
当圆柱与圆柱、圆柱与圆锥相交,且公切于一个球面时,图中相贯线为两个垂直于V面的椭圆,椭圆的正面投影积聚为直线段。
 
4、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当两圆柱正交且直径相差较大,作图要求精度不高时,相贯线可采用近似画法,用圆弧代替非圆曲线。以大圆柱的D/2为半径作圆弧代替非圆曲线的相贯线。

 
 
 
四、课后小结
1、相贯线近似画法的要领;
2、作图时注意看清物体内外表面相贯的次数;
五、布置作业
1.习题集相关习题。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会轴承座形体分析,
2.了解组合体绘图步骤,正确绘制轴承座三视图。
3.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和组合形式;掌握叠加、切割、综合型组合体的视图分析。
4.会判断各种类型组合体,会进行形体分析与视图分析。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组合体绘图步骤,正确绘制轴承座三视图。
2.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和组合形式;
3.掌握叠加、切割、综合型组合体的视图分析。
技能目标 1.会判断各种类型组合体,会进行形体分析与视图分析 
2.学会综合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圆柱体相贯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圆柱与圆柱相贯线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相贯线是本章的难点之一,因为他主要学习立体和立体相交的表面交线,交线一般是空间的,学生很难想象把它转化为平面是什么图形,借助自制小模型和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相贯线的定义和形状。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简述不等径圆柱正交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2.提问:两圆柱体正交时的相贯线有几种情况,徒手画出它们主视图和俯视图的简图。
(二)导入新课
     拿一个自制模型,今天开始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综合型组合体视图画法。
三、 教学内容:
(一)组合体的概念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的物体。
        
(二)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1、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
2、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就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意和空间位置,从而把视图看懂的方法。线面分析法是作业中补图补线最常用的方法。
(三)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分析讲解模型(模型),组合体的组合方式不外乎叠加、切割和综合三种方式。
    1、叠加
    a相接:注意两形体的结合面是否平齐,决定两者之间有没有线隔开
    b相切:在相切处是光滑过渡的,二者没有分界线,所以相切处不画切线。
    c相贯:通过举例,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区分相切与相贯时分界处怎么画。
    2、切割:切割式组合体可以看成是在基本几何体上进行切割、钻孔、挖槽等所构成的形体。
    3、综合(综合是叠加、切割两种形式的组合)
画图步骤:
1形体分析法
先看清形状、结构特点以及表面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组合形式;将组合体分成几个组成部分,进一步了解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界线特点,为画三视图做好准备。
模型例示:
 
 
 
 
 
 
 
 
2、选择视图
(1)首先确定主视图。要求:主视图能较多的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2)确定俯、左视图。
3、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根据物体的大小和图纸幅面尺寸的大小,注意大小要留有余地,以便标注尺寸、画标题栏和写说明书。
4、布置视图
布置视图时,要根据各视图每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和视图间要留的间隙,来确定每个视图的位置。
5、画底图
(1)合理布局后,画出每一个视图相互垂直的两根基线;
(2)按照组成物体的基本形体,逐一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从主视图到俯视图和左视图;
先画主要组成部分,后画次要部分;
先画看得见的部分,后画不见的部分;
先画主要的圆和圆弧,后画直线。
画每一个基本形体时,三视图对应着一起画,先画反映实形或有特征的视图,再画其它视图。
6、检查、描深
检查底稿、改正错误、再描深。
7、标注尺寸、完成全图
四、课后小结
1、简述作图步骤;
2、强调绘制三视图时的线型使用问题;
五、布置作业
1.习题集相关习题。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和看图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用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用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  1.能够准确判断基准,基本掌握,并能进行组合体的尺寸标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圆柱体相贯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圆柱与圆柱相贯线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相贯线是本章的难点之一,因为他主要学习立体和立体相交的表面交线,交线一般是空间的,学生很难想象把它转化为平面是什么图形,借助自制小模型和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相贯线的定义和形状。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简述组合体的尺寸布置、尺寸标注步骤
2.提问:组合体尺寸标注有哪些基本要求?
3.简述综合型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注意要点;
 (二)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只是解决了形状问题,还要在视图上标注出尺寸,才能表明它的真实大小。形体分析法是看图的基本方法。现在,我们以轴承座为例学习组合体视图的识读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内容:
 (一)、形体分析法
1、形体分析法的概念:是根据视图的特点和基本形体的投影的特征,把形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出组合形式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2、形体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1)认识视图,抓住特征;
(2)分析投影,联想形体;
(3)综合起来,想形体。
(二)、线面分析法
   1、线面分析法的概念: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置,从而看懂视图
   2、线面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1)用形体分析法先做主要分析;
(2)用线面分析法再作补充分析;
(3)最后综合起来性形体。
 (三)基本要求
正确: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完整:所注各类尺寸应齐全。
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看图。  
  (四)尺寸的种类
定形尺寸:表示各基本几何体大小的尺寸。
2、定位尺寸:表示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的尺寸。
3、总体尺寸: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五)、基本方法
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
 (六)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
  (七)尺寸布置
1、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有关的定位尺寸,要尽量标注在一个或两个视图上,便于集中标注看图;
2、尺寸应注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标注在虚线上;
3、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按照对称要求进行标注;
4、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的外边,布置在两个视图之间;
5、圆的直径一般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圆弧的半径应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
6、平行并列的尺寸,应使较小的尺寸靠近视图,较大的尺寸依次向外分布,以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交错。
  (八)标注步骤
1、分析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
2、选择组合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基准;
3、标注各基本形体相对于组合体基准的定位尺寸;
4、标注各基本形体的总体尺寸;
5、标注组合体的总体尺寸;
6、检查、调整尺寸,对上述标注的尺寸进行检查、整理、调整把多余的尺寸和不适合的尺寸去掉。
 
 
 
四、课后小结
1、尺寸的种类;
2、尺寸标注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分解组合体各形体的三视图——逐个标注各形体的定形定位尺寸——标注总体尺寸————对所注尺寸作相应的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3、用形体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的步骤:(1)认识视图,抓住特征。(2)分析投影,联想形体。(3)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五、布置作业
1.习题集相关习题。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第九章第一节  轴测图基本知识;
正等轴测图画法
课  次 本单元共1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2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308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图的形成;
2.熟悉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会绘制简单基本体的正等轴测图。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图的形成;
2.熟悉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会绘制简单基本体的正等轴测图。
技能目标  能独立绘制轴测图。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1.轴测图是在一个投影面上同时反映出空间立体三个坐标面形象的富于立体感的单面投影图。与以往学习的三视图平面投影不同,增加了难度;
2.同上所述,在读、画轴测图的能力水平上,也提高了要求;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简述球的视图画法,求球表面上点的投影方法、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二)导入新课
  已学习过的三面正投影图,展开后可得较为简单的物体的各部分形状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在工程上得到广泛采用。但这种图样缺乏立体感、直观性。为了弥补不足,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轴测图来说明零部件形状,表达设计意图、产品包装等,在工程上作为辅助图样使用。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形成
    将物体连同其参考直角坐标系一起,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影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
当投射方向S垂直于轴测投影面时,所得图形称为正轴测图。
当投射方向S倾斜于轴测投影面时,所得图形称为斜轴测图。
 
(二)轴间角、轴侧轴
 轴测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X1、OY1、OZ1称为轴测投影轴,简称轴测轴。
轴间角  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
轴向伸缩系数  
在空间三坐标轴上,分别取长度OA、OB、OC,它们的轴测投影长度为O1A1、O1B1、O1C1  令
p1=,   q1=,   r1=,
则p1、q1、r1分别称为OX、OY、O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三)轴测图的种类、性质
正(或斜)等轴测图  p1=q1=r1
正(或斜)二轴测图  p1=r1≠q1
正(或斜)三轴测图  p1≠r1≠q1
平行性
空间平行的直线,轴测投影后仍平行;空间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轴测投影后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
沿轴量
沿轴测轴的方向上,尺寸是按轴向伸缩系数变化;不在轴测轴的方向上,尺寸就不按轴向伸缩系数变化投影特性:
(三)正等轴测图
   正等测的三个轴间角相等
∠X1O1Y1=∠Y1O1Z1=∠X1O1Z1=120°
   正等测的轴向伸缩系数也相等
  p1=q1=r1=0.82
为了作图方便,一般采用简化轴向伸缩系数,p=q=r,即凡平行于各坐标轴的尺寸都按原尺寸作图。这样画出的轴测图,其轴向尺寸比按理论伸缩系数作图的长度放大了1/0.82≈1.22倍,但这对表达形体的直观形象没有影响。
通常可按下述步骤作图:
根据形体结构特点,选定坐标原点的位置,一般在物体的对称轴线上,且放在顶面或底面处,这样对作图较为有利。
画轴测轴。
按点的坐标作点、直线的轴测图,一般至上而下,根据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逐步作图,不可见棱线通常不画出。
 
 
 
四、课后小结
  总结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总结正等轴测图画图技巧与规律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P38、40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第九章第三、四节斜二轴测图画法;
轴侧图的选择;
课  次 本单元共1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共2节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211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会绘制简单基本体的斜二轴测图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会绘制简单基本体的斜二轴测图
技能目标  会分析正等轴测图与斜二轴测图的应用区别,能独立绘制轴测图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1.轴测图是在一个投影面上同时反映出空间立体三个坐标面形象的富于立体感的单面投影图。
2.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疑难问题,尤其共性的疑难问题,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以解决。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提问:正等轴侧图和斜二轴侧图的区别;
 (二)导入新课
  上一节学习了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对于正面投影上有多个圆柱或圆孔的轴测图,用斜二轴测图绘制更为容易。
三、教学内容:
 (一)斜二轴侧图
  在斜轴测投影中,投射方向倾斜于轴测投影面。若将物体的一个坐标面XOZ放置成与轴测投影面平行,按一定的投射方向进行投影,则所得的图形称为斜二等轴测图,简称斜二测。
(二)轴间角、轴侧轴
 斜二等轴测图的轴间角是:
∠X1O1Y1=∠Y1O1Z1=135°          ∠X1O1Z1=90°
 斜二测的轴向伸缩系数:
p1= r1=1             q1=0.5
斜二轴侧图画法
 在斜二轴侧图中,因空间坐标面XOZ平行于轴侧投影面,所以位于或平行于XOZ面的图形及其他图形,其轴侧图仍为实形。
 (三)作图步骤:
根据形体结构特点,选定坐标原点的位置,一般在物体的对称轴线上,且放在顶面或底面处,这样对作图较为有利。
画轴测轴。
按点的坐标作点、直线的轴测图,一般至上而下,根据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逐步作图,不可见棱线通常不画出。
在黑板上绘制例4-11所示的支架的斜二轴侧图
轴侧图的选择
  (四)选择时映考虑满足的要求:
立体感强且作图方便。只在一个方向上有较多圆形或圆弧结构的机件,用斜二测作图最方便,当机件在不同的投射方向上均有圆形结构时,采用正等轴侧表达比斜二测作图方便且更加直观。
四、课后小结
总结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总结斜二轴测图画图技巧与规律。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P41
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第九章第一节  视图 课  次 本单元共1课次
备课节数 2 授课节数 2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211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及配置关系;
2.掌握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熟悉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 技能目标 会画和标注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向视图的绘制与标注 教学难点 斜视图的配置与标注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采用一体化教学,通过多媒体、自制小模型和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视图的形成及配置。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简述补缺线的作用和方法;
2、提问:补缺线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如何进行?
 (二)导入新课
 在实际生产中,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仅用已学习过的三视图还不足以完整清晰地表示出其形状和结构。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其他一些图样基本表示法,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内部形状和断面形状等,本章将学习这些基本规定。三、教学内容:
 (一)、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基本投影面:正六面体的六个面。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和投射方向: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的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    
(二)、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在采用这种表达方式时,应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三)、局部视图
    如书本图所示用两个基本视图(主、俯视图)已能将零件的大部分形状表达清楚,只有圆筒左侧的凸缘部分没能表达清楚,如果再画一个完整的左视图,则显得有些重复。因此,在左视图中可以只画出凸缘部分的图形,而省去其余部分。
    这种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注意:
1、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当局部视图按照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视图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2、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应以波浪线表示。当它们所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线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四)、斜视图
    零件具有倾斜部分,在基本视图中不能反映该部分的实形;这时可选用一个新的投影面,使它与零件上倾斜部分的表面平行,然后将倾斜部分向该投影面投影,就可得到反映该部分实形的视图。
这种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注意:
    1、斜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上倾斜部分的实形,所以其余部分不必全部画出而用波浪线或双折线断开。
2、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标注时,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也允许将旋转角度标注在字母之后。
 
 
四、课后小结
简述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配置、画法。五、布置作业
   1、习题集相关习题。
2、思考题:教材P142思考题1、2题。
3、六、拓展任务
 
 
 
 
本单元课题 第九章第二节  剖视图 课  次 本单元共2课次
备课节数 4 授课节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博学楼211
教学用具 工程图纸、三角板、圆规、自制小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注重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剖视图的概念、剖面符号、通用剖面线、剖切面种类。
2.掌握剖视图的画法
教学目标
详细分析
知识目标 1.理解剖视图的概念、剖面符号、通用剖面线、剖切面种类。
2.掌握剖视图的画法
技能目标 1.会选择各种剖切面。
2.会画剖面线,理解各种剖切面。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剖视图的种类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的选择剖切方法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剖视图需要假想和较强的空间概念,有一定的难度;运用剖视的方法,能清楚地表达出零件的内部形状,既有难度,又十分重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多练习,就能掌握好。
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王幼龙);《机械制图》(郭谆钦)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顺利。
2、检查学生的学习材料准备情况
3、出勤情况检查
4、讲解课堂卫生和纪律要求、课堂安全要求
、回顾、复习及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1、简述基本制图、向视图、局部视图的配置、画法;
2、提问:教材P142思考题1、2。
(二)导入新课
      用视图表达零件时,孔、槽等零件内部看不见的形状用虚线表示。如果零件的内、外形状复杂,就会出现虚、实线交叉重叠,不便于看图、画图和标注尺寸。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画出剖视图,就能清楚地表达出零件的内部形状。
三、 教学内容:
(一)、剖视图概述
     1、剖视图的概念:
    假想的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以图为例进行讲解:
 
 
 
 
 
 
 
 
2、有关术语
    剖切面:剖切被表达物体的假想平面或曲面。
   (1)剖面区域: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
   (2)剖切线:指示剖切面位置的线(用细点画线)。
   (3)剖切符号:指示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用粗短画表示)及投影方向(用箭头或粗短画表示)的符号。
    (二)、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1、剖面符号
    剖视图中,剖面区域一般应画出特定的剖面符号,物体材料不同,剖面符号也不相同。
    2、通用剖面线
    剖视图中,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可采用剖面线表示,即画成互相平行的细实线。
通用剖面线应以适当角度的细实线绘制,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0。
同一物体的各个剖面区域,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相邻物体的剖面线必须以不同的斜向或以不同的间隔画出。
(三)、剖切面的种类
    1、单一剖切面
    2、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即其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注意:剖切面是一个假想的面,因此采用后两种剖切面时,在剖面区域内,对应于剖切符号的转折处不应画投影线。
    (四)、剖视图的种类
    按剖切的范围,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视图。
    1、全剖视图
    概念: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应用:表达内形比较复杂、外形比较简单或外形已在其他视图上表达清楚的零件。
  例 :全剖视图的作法:(如书上图6-12)
    2、半剖视图
   (1)概念:当零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到的图形,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
   (2)应用:由于半剖视图既充分的表达了机件的内部形状,又保留了机件的外部形状,所以常采用它来表达内外部形状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件。当机件的形状接近于对称,且不对称的部分已另有图形表达清楚时,也可以画成半剖视图。
例:半剖视图的作法:(如书上图6-13)
    (3)注意:
    a、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应是对称中心线(细点画线),而不应画成粗实线,也不应与轮廓线重合;
    b、机件的内部形状在半剖视图中以表达清楚,在另一      半视图上就不必再画出虚线,但对于孔或槽等,应画出中心线的位置。
    3、局部剖视图
   (1)概念:用剖切平面局部的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
 例:局部剖视图的作法:(如书上图6-15)
   (2)注意:
    a、局部视图用波浪线分界,波浪线不应和图样上的其它图线重合;
    b、当被剖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将该结构的中心线作为局部剖视图与视图的分界线;
    c、如有需要,允许在视图的剖面中再作一次局部剖,采用这样的表达方法时,两个剖面的剖面线应该同一方向,同一间隔,但要互相错开,并用引出线标注其名称。
    (五)、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1、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假想地剖开物体,所以,当机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之后,其它视图的完整性应不受影响,仍按完整的视图画出。
    2、在剖切面后方的可见部分应全部画出,不能遗漏,也不能多画。常见的如书上表6-2所示。
    3、在剖视图上对于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其虚线可以省略不画。但如果仍有表达不清的部位,其虚线则不能省略,在没有剖切的视图上虚线的问题也按照同样的原则处理。
    (六)、剖视图的标注
    1、标注方法
    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X—X”。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2、一些可以省略标注的场合:
(1)当剖视图按照投影关系配置,中间没有其它视图隔开时,可以省略箭头;
(2)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的平面且剖视图按照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视图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
(3)当单一剖切平面的剖切位置明显时,局部视图的标注可以省略。
 四、课后小结
 简述剖视图的概念和画通用剖面线,讨论各种剖切面的选择要点。五、布置作业
1、习题集相关习题。
2、思考题:思考教材P142思考题4。
六、拓展任务
 
 
 
 

返回
Baidu
sogou
Baidu
sogou